普法大舞台

首页 民生播报 以案说法 >

【以案释法】微信群发表不当言论,结果会怎么样?

2023-4-26 20:23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70| 评论: 0

摘要: 微信是大家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,各种各样的群聊充斥其中,只是人多口杂,聊天时免不了有“摩擦”,一旦情绪上头发表不当言论,就可能会惹来不小的麻烦。近日,三都县法院民事审判庭成功调解一起因不当言语引发的纠纷 ...
微信是大家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,各种各样的群聊充斥其中,只是人多口杂,聊天时免不了有“摩擦”,一旦情绪上头发表不当言论,就可能会惹来不小的麻烦。近日,三都县法院民事审判庭成功调解一起因不当言语引发的纠纷,被告在微信群内对原告进行不恰当的比喻,造成不良影响,最终,被告向原告公开赔礼道歉,并赔偿原告抚慰金。

案件回顾

杨某与王某同在一个微信群,群内成员较多,且大部分成员都是相邻村寨的村民,日常大家聊聊天、互通消息。因在聊天的过程中,王某开玩笑不当,导致两人产生矛盾,对杨某的生活造成了影响。杨某为此事到王某家里讨要说法,要求王某公开赔礼道歉,消除影响,同时也进行了报案处理。双方就赔偿和道歉事宜无法达成一致,杨某将王某诉至法院。审理过程中,承办法官针对双方争议焦点耐心释法明理、深入分析利弊,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,被告当庭在微信群内向原告杨某赔礼道歉并赔偿了一定的抚慰金,原告杨某也撤回了对王某的起诉。


法条链接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。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、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。

小编提醒

名誉权是公民维护其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。伴随新媒体的发展,敲敲键盘很容易,但网络并非法外之地,微信群、微信朋友圈等传播力度大、公共影响较广的网络空间,应遵守法律法规,符合公序良俗,做到文明互动、理性表达,避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。

微信扫一扫,阅读更方便^_^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关于普法大舞台|法律在线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© 2001-2020 Comsenz Inc. ( 豫ICP备2020029079号 )

直播间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宝隆大厦91号1-1922。鼎文直播 电话:0371-63337189,email:news110.cn@163.com

返回顶部